悦倍网
2025“蓉漂人才日”青年人才大型招聘会现场。
靠前服务
今年成都已开展就业指导等6项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服务毕业生43.17万人次。建设校地对接促就业线上平台,集成岗位资源79.4万个,提供在线服务35项。
岗位开拓
今年以来,成都开展“春季特大招”“百日万企”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2011场,发布就业岗位140.93万个次。目前筹集市场化岗位、政策性岗位、公益性岗位近40万个,发布就业见习岗位近万个。
就业培训悦倍网
今年1月—6月,成都围绕先进制造、现代服务、新职业等行业领域,启动“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开展“企业定制班”“行业重点班”“区县品牌班”等培训4.66万人次。
当前社会哪些行业人才缺口大?如何应对行业变革,平衡长短期目标?哪些就业渠道更靠谱……近日,在新津区人社局与成都艺术职业大学联合举办的就业嘉年华活动上,前来咨询就业创业问题的大学生络绎不绝。
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事关民生和发展大局。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1222万人,如何更大力度促进充分就业、提高就业质量?成都市以“全周期服务”破题,通过政策引领、岗位挖潜、技能提升、服务优化等举措,助力高校毕业生“好就业”“就好业”。
把握“在校关键期”
服务毕业生超43万人次
探索职业方向、认清自身优势、了解就业政策……活动现场,设置了职业指导和政策宣传专区,邀请人社领域的职业指导专家和业务能手悦倍网,为同学们答疑解惑。
“人社部门把这些好政策好服务直接送到校园,省去了四处奔波的麻烦,还能得到专业的职业规划建议,非常贴心实用。”前来咨询创业政策的陈同学说道,“我之前参加了几次招聘会,现在萌发了创业的想法,工作人员耐心地为我讲解了成都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让我更加坚定了创业的想法。”
像陈同学这样,通过就业创业指导明确职业目标的高校毕业生不在少数。近年来,全市人社部门统筹把握各类重点群体特点和就业工作规律,瞄准高校毕业生“在校关键期”,主动靠前服务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工作。
“通过开展政策宣传、招聘服务、就业指导、创业服务、职业培训、困难帮扶6项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服务毕业生43.17万人次,进一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成才观、就业观和择业观,科学规划学业与职业发展。”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还创新建设校地对接促就业线上平台,链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8家、在蓉高校17所,集成岗位资源79.4万个,发布就业政策64条、提供在线服务35项,累计访问量77.2万人次。
抢抓“离校窗口期”
筹集就业岗位近40万个
“这个线上面试平台操作非常方便,在家中就能和企业HR沟通的感觉真是太棒了,希望能抓住这次机会入职心仪的公司。”近日,2025年“才聚高新”成德眉资同城化线上专场招聘会举行,一名来自北京的线上求职者表示,他在2个小时内面试了多家企业,真正实现了求职触“屏”可及。
稳就业促就业,岗位开拓是关键。今年以来,成都通过开展“春季特大招”“百日万企”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2011场,发布就业岗位140.93万个次,促进人岗早见面、早匹配。
同时,深入挖掘产业稳岗拓岗潜力,实施先进制造业促就业行动,推进跨境电商、首发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落地实施,加强重大规划、重大项目就业影响评估,高质量开展项目谋划储备扩大就业。
目前,通过行业主管部门、人力资源机构、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基层招募等渠道,筹集市场化岗位、政策性岗位、公益性岗位近40万个,发布就业见习岗位近万个,储备公益性岗位、就业援助基地岗位等2844个。
紧盯“帮扶攻坚期”
确保就业服务“不断线”
“全靠这次培训,我才能在工作岗位上快速上手!”近日,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董家乐正式入职成都人工智能新兴产业领域一家公司,成为一名AI算法工程师。董家乐介绍道,不久前,他在手机上看到成都高新区“双子新才”重点群体免费技能培训班的信息,并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加了此次就业培训。“培训内容很实用,老师讲的很多知识都能用到现实工作中,帮助我找到了理想的工作。”
“双子新才”重点群体免费技能培训班是成都以培训赋能为抓手,着力提高求职者就业竞争力的一个生动缩影。今年1月—6月,成都围绕先进制造、现代服务、新职业等就业容量大、供需矛盾突出的行业领域,启动“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健全“线上+线下”的培训供给体系,开展“企业定制班”“行业重点班”“区县品牌班”等培训4.66万人次。
“就业稳,人心安。”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全面优化“全周期”就业服务机制,加力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岗位挖潜扩容,大力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聚焦困难毕业生群体,扎实开展就业帮扶悦倍网,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充分就业。
长宏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