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I夙夜玖歌大业证券
编辑I夙夜玖歌
前言印度230亿买 “阵风”,只付四成货款?背后的猫腻比战机性能还热闹
最近印度军购圈又出了大新闻,打算花230亿美元买114架 “阵风” 战斗机,这事刚发酵没几天,就被扒出一堆“老底”。
尤其是“只付四成货款”的操作,连法国都被折腾得没脾气,反倒印度内部还觉得这是“聪明招”,看得人直呼离谱。
先说说这事儿的源头。几年前印度就花88亿美元买过36架 “阵风”,结果货全收到了,付款却开始“耍赖”。
一会儿说“交付延误”,一会儿说“性能没达到预期”,硬是要求重新改支付协议,甚至想拿货物或者印度货币抵货款。
法国当然不答应,可战斗机都在印度手里了,总不能上门去抢,只能僵着。
后来印巴空战更有意思,“阵风”输给了歼-10CE,印度这下更有理由不付尾款了大业证券,法国没办法,只能靠断零部件供应、卡维护保障来逼款,最后也只收到一点点。
法国媒体后来忍不住把这事捅了出来,说印度前前后后就付了大概40%的货款,这消息一出来,其他国家都等着看笑话,唯独印度人觉得“干得漂亮”。
更绝的是,借着“阵风”口碑大跌的机会,印度还逼着法国松了口,拿到了“阵风”本地生产零部件的权限。
要知道,之前法国一直以“保密”为理由,坚决不让其他买家自己组装,这次能让步,可见印巴空战里 “阵风” 输得有多惨。
这次印度要增购114架“阵风”,速度也透着蹊跷。以前提过好几次增购,最后都不了了之,这次才两个月就把方案报到了国防部,说是“史无前例的速度”。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印度打的算盘很精:要是能像上次一样只付四成,230亿美元的订单其实只花92亿,算下来每架“阵风”均价还不到1亿美元,性价比都快追上歼-10CE了。
可法国吃过一次亏,这次死活不松口给 “阵风” 的源代码,没有源代码,印度后续维护、升级还得看法国脸色,想彻底“甩锅”不付尾款可没那么容易。
现在印度虽然递了采购方案,但钱没到位之前,谁也说不准最后会怎么折腾,毕竟印度靠 “放采购意向逼对手让步”,也不是第一次干了。
其实对比中巴合作的“枭龙”,印度这操作就显得特别短视。
当年“枭龙”刚起步时,巴基斯坦还看不上,是中航工业先完成早期设计,还主动承担部分研发费用,巴基斯坦才在1998年加入合作。
而且“枭龙”量产一开始,第一条生产线就建在了巴基斯坦,现在都造了150多架了。
中航工业不仅靠输出核心设备赚了钱,还借着“枭龙” 的好口碑,把歼-10CE也卖到了巴基斯坦;巴基斯坦不仅省了大笔开支,还琢磨着把 “枭龙” 出口赚利润,这才是双赢的合作。
印度呢?明明有不错的外交环境,也砸了海量资源搞军事,结果却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表面看是工业基础差,实际上是总想着占小便宜,没长远规划,连最基本的信誉都丢了。
结语:
现在印度军事资源比巴基斯坦多好几倍,却始终压不住对方,这次“阵风”的事儿更是暴露了问题。
没有真正能信赖的盟友,光靠耍小聪明,根本撑不起长期的军事发展。照这路子走下去,印度想彻底压制巴基斯坦大业证券,怕是难了。
长宏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